創業沒有一帆風順的路——滄州職業技術學院李然創業事跡
種苗的生產周期很短。1個月的時間,我培育的700萬株種苗,就為我帶來了近200萬元的利潤。背水首戰,初獲成功,我松了口氣。
——題記
一、基本情況
我叫李然,女,漢族,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道虎溝鄉丁杖子村人,1993年出生,畢業于滄州職業技術學院食品生物工程系園林技術專業。我是一個做事認真、沉著穩重的人。大學生活給了我很多啟示,我所經歷的事在改變著我,使我不斷完善自我,逐漸走向成熟。
我的父母都是農民。父母雖然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,但是他們都有著較高的思想覺悟,為我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。在我很小的時候,父母就以黨員的事跡教導我,要我做個品學兼優的孩子,“學習對于一個學生很重要,但是做人是更重要的”,“要踏踏實實走路,坦坦蕩蕩做人,要做一個有誠信、講道理、高素質的人,長大以后一定要成為一名對社會、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人”。這些話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,養成我樸實和堅強的品格,對我的成長產生了深遠而重要的影響。
二、個人經歷
我自從記事起,就看到家鄉的人們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春播秋收,非常辛苦,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多少錢。我小時候的生活十分拮據。上小學的時候,每到開學前,父親總要出門借錢,給我湊齊350元學費。從小到大,我沒少得到鄉親們的幫助。我是個知恩圖報的人,我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回報曾經幫助過我的人。
2012年,我考入滄州職業技術學院。在校3年,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,“創業”兩個字逐漸走進我的視野,“在校時,我就對老師給我們講的大學生創業政策十分心動?!庇谑呛?,我在學生的時候就準備做個創業的“弄潮兒”。
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2012年,老家的村民們開始從事大棚種植蔬菜。當時河北省沒有大型育苗工廠,很多村民都是托熟人從外地預定種苗,不但價格高,而且種苗質量還得不到保證。種苗市場的缺失,讓一心尋找創業路的我發現了機會。2014年,大學還未畢業的我在家鄉創辦了平泉市益農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益農科技”)。
可是,事非經過不知難,對于初次踏上創業路的我來說,可謂是荊棘重重。
創業第一件事就是得籌錢。為了湊齊公司的啟動資金,我決定把家里的房子拿去銀行抵押貸款,一共湊了60多萬。我知道,我經不起失??;所以,我也就不去想失敗。只要公司起步了,我就一定要做成功。
從公司開始運轉的第一天起,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進去。也許是上天的眷顧,我是幸運的,創業不久就遇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。公司成立不久,我遇到了第一個合伙人。更幸運的是,這個合伙人還是個有錢人。隨著第一筆2000萬的建廠資金迅速到位,益農科技也從原來計劃的建兩個現代化育苗大棚,迅速擴展到4個,占地265畝。
我選擇在家鄉創業,目的之一就是要做回饋鄉親的事。一株苗賣8毛,如果鄉親購買種苗,我每株補貼5分錢。即使公司剛剛起步,我依然履行用實際行動感恩鄉梓的愿望。一邊建廠,一邊跑業務,我憑著一份赤誠,很快拿到了第一筆750萬株種苗的訂單,當時可以說是萬事具備,只等設備一到位,就能夠生產。
正當我打算大批進設備的時候,合伙人打來一個電話,差點打碎了我的創業夢?!拔疫€有其他產業,現在資金鏈緊張,后續資金不能到位了?!睊鞌嚯娫?,這時我才體會到了什么叫絕望,那段日子吃不下飯、睡不好覺,經常自己一個人在外面溜達到天黑,琢磨下一步怎么辦。不到半個月,我瘦了10多斤?,F在想來,這件事其實給了我更多做實基礎、迎難而上的力量。我厘清了頭緒,當務之急是先用剩余資金采購設備,盡快開始生產,邊干邊想辦法。
隨后的20多天里,我到河北、遼寧、山東等省份的十余個地市考察、采買設備。為了節約資金,我經常是看完一家的設備,就坐上火車趕往下一個地方,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,省下來的住宿費夠我多跑一些地方,多看一兩家的設備??疾觳少彽倪^程也是學習的過程。最后不但買進了一套最優方案的設備,更掌握了不少新技術,對日后的創業有了很大的幫助?;ヂ摼W控溫設備、暖風機等取暖設備、噴灌設備、基質土、700萬顆種子……精打細算下來,花光了各種渠道籌措來的全部資金和積蓄,總算讓自己的育苗大棚開始生產。種苗的生產周期很短,1個月的時間,我培育的700萬株種苗,就為我帶來了近200萬元的利潤。背水首戰,初獲成功,我松了口氣。
然而創業沒有一帆風順的路。2015年11月,承德連續半個月的惡劣天氣,給我的育苗大棚帶來了大麻煩。不是陰天就是下雪,十多天見不到太陽,即使采取加溫措施,棚里的溫度也只能維持在10度上下,種苗無法生長。當時的心情,就如同種苗的葉面顏色,變得很暗淡。夜里12點、凌晨1點、凌晨3點……那些夜里,我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棚里觀察種苗,凌晨3點接近全天最低氣溫,最冷的時候外面零下20度,棚里溫度一二度,如果不加溫,種苗就會得霜霉病。除了控溫,自己還要做煙熏劑,根據不同溫度、濕度,放不同的劑量,否則會出問題。我常常告誡自己,如果任何一批種苗死了,虧本和違約損失都是小事,鄉親們誤了農時才是大事。所以,我只有自己看著才心里踏實。責任心和巨大的付出,使我度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。
每當有新品種,我都會在悶熱潮濕的育種大棚內,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記錄出芽狀況。無論春夏秋冬,我都每天5點起床和工人們一起裝車運輸。對于我來說,培育好大棚里的每一株種苗,都是我回報鄉親的最好方式。
榮獲獎勵
2016年10月,我公司參加“第二屆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”,在農民工專項賽中榮獲企業組一等獎,獲得會上領導一致好評,國家人社部尹蔚民部長親自頒獎。
2017年9月15日,我公司應邀參加“首屆全國就業創業交流服務展示活動”與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·河北分會場”活動,獲得了“最具人氣獎”和“優秀項目獎”,同時受到馬凱副總理與許勤省長的關注,并與許勤省長深入交流,獲得了省領導的贊許。在“十九大”期間又接到人社部關于參加全國十九大成果的邀請函。
2018年3月,我先后在清華大學企業家培訓班和中國農業大學學習一個月。2018年6月初,沈陽農業大學在我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,并建立科研推廣基地。
相關文章
- 沒有相關內容